“度”量中國這五年:開放升級詮釋中國“廣度”
“十四五”時期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30%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20日答記者問時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經濟發展最重要的驅動力。 [詳細]
電車出行折射中國“十四五”綠色轉型力度
不久前的國慶中秋假期期間,中國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車充電量達到1.23億千瓦時,日均充電量同比增長超45%,創歷史新高。 [詳細]
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上大學
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表示,中國基礎教育已經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中國高等教育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上大學。 [詳細]
截至目前,寧夏公路總里程突破3.9萬公里、較“十三五”末增加了約2100公里,公路網密度達到58.81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實現了路網規模與服務效率雙提升。[詳細]
天津市發展改革委主任戴永康介紹,天津在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升質量中加快培育新動能,導入新業態、新產業、新功能,自去年以來,全市盤活存量土地3887公頃、空置房產1669萬平方米,實現盤活收入超千億元。[詳細]
大江奔流,潮涌東方。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版圖上,鐵路正以鋼鐵之筆,繪就著一幅波瀾壯闊的時空新圖景。[詳細]
截至2025年9月末,西藏全區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參保總人數達382.67萬人次,較“十三五”末增長94.87萬人次,增長率32.96%,社會保障體系實現全面覆蓋和提質升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