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火的“暴食后自救法”,正在摧毀你的身體
“完了,又吃多了……”
面對美食,大多數人都難抵誘惑。尤其是在冬天,天氣越來越冷,嘴巴總是忍不住吃吃吃吃,吃完也是真后悔。于是,各種補救措施都在腦海中浮現了出來。網上流傳的“暴食后自救方法”很多,仿佛只要照著做就是暴食的“后悔藥”,能夠避免長膘。
但這些所謂的“自救”方法,真正有用的卻寥寥無幾,有些甚至會危害健康。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說網傳的各種“暴食后自救方法”,最后告訴大家大餐后如何科學“自救”。
這些很火的暴食后自救方法,
到底行不行?
翻翻各種社交平臺,關于暴食后自救的方法數不勝數。有些方法略有道理,有些方法不僅沒用還可能危害健康。
1 暴食后吃瀉藥/減肥藥 ❌
服用瀉藥/減肥藥在促進排便的同時,也會排出大量水分、電解質,出現脫水,從而造成體重暫時性下降的假象,這并不是真正的減脂。
很多瀉藥的主要成分是大黃、蘆薈、番瀉葉、波希鼠李皮、決明子等物質,它們大多數含有蒽醌類物質。這類物質在進入人體后,在大腸被細菌代謝為活性蒽醌苷元,通過增加結腸推進性蠕動,從而促進排泄。但長期濫用蒽醌類藥物會損傷腸道,引起結腸動力減弱和腸道菌群失調和大腸黑變病,且黑變程度與服用蒽醌類瀉劑的時間及總量成正比。
還有一些酚酞類刺激性瀉藥,吃了以后會在腸道內與堿性腸液相遇形成可溶性鈉鹽,促進結腸蠕動,進而排泄,但對胃腸道具有一定程度的損傷。不過,在2021年,我國已經停止了對酚酞片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不僅如此,濫用或經常吃瀉藥還會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導致腸道功能紊亂,甚至出現藥物依賴。這種方式并不是暴食后的自救,而是進一步的傷害。
2 暴食后催吐自救 ❌
部分人在暴飲暴食后,會用手摳喉嚨進行催吐,這種方式對身體傷害很大!催吐的過程中,食物和胃酸會刺激喉嚨和食管,可能會損傷食管、咽喉、牙齒,還容易誤吸到氣管里,出現生命危險。
經常催吐會讓部分人出現行為成癮和心理依賴,不僅難以戒掉,還可能會導致習慣性惡心、嘔吐;也可能會導致水電解質紊亂,低鉀血癥、低鈉血癥、代謝性堿中毒、心律失常、胃腸道損害等。
3 高糖飲食后,多吃“丙醇二酸”食物 ❌
理論上,丙醇二酸能抑制體內糖類物質轉化成脂肪,從而防止體內脂肪沉積和堆積,這對有減肥和控制體重需求的人群或許有些幫助。但目前,還沒有確鑿的人體臨床證據。
此外,大多數食物中丙醇二酸含量并不算豐富,比如黃瓜、冬瓜中含有微量丙醇二酸,有數據顯示,普通黃瓜的丙醇二酸含量大約為0.1~1克/100克。
4 高油飲食后,多喝茶或蘋果醋 ❌
很多人認為多喝茶能“刮油”,而蘋果醋能提高代謝、燃燒脂肪,實際上這倆都不靠譜。
首先,關于喝茶能“刮油”只是人們的臆想而已。脂肪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腸,然后會在膽汁和脂肪酶的幫助下,分解成小分子物質,通過小腸絨毛進入小腸細胞內,再循環進入血液。而喝下去的茶進入胃中后會被排空,不會到小腸中去“刮走”脂肪。
由此可見,只是在暴食后偶爾喝一次茶水,對降低脂肪并沒有多大幫助,更大的意義在于補充了水分。
至于喝蘋果醋減肥,目前并沒有證據表明蘋果醋能顯著提高代謝幫助減肥。如果長期大量喝蘋果醋,可能會損傷牙釉質、導致胃部不適,還可能會導致血鉀降低。
5 暴食后過度運動 ❌
暴食后很多人會瘋狂地運動,試圖抵消吃進去的熱量,防止長肉。有主動運動消耗熱量的認知是值得鼓勵的,但適當即可,切勿過度瘋狂運動。
首先大餐后過度運動,可能會影響腸胃功能或導致胃部不適。其次,這種“先放縱再補救”的模式可能會影響心臟的健康。2025年1月,發表在《自然界》的一篇關于“中等強度間歇運動加劇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喂養小鼠的心臟脂肪毒性”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對不同強度的運動分析發現,中等強度和高強度運動雖然可以改善全身脂肪沉積,但卻會加劇高脂、高熱量飲食誘發的心肌病,而低強度的運動則會改善心臟健康。雖然目前的研究結果還只是動物實驗,但也給我們敲了個警鐘。
也就是說,在暴食了高脂高熱量大餐后,過度運動雖然可能會減少脂肪堆積的情況,但卻可能會危害心臟健康。另外,如果是晚上大量運動,還可能會因交感神經興奮而影響睡眠質量,應該科學規律的運動。
6 暴食后,多吃含鉀食物
(一定程度上有效果)
這種方式還算靠譜,雖然不能減肥,但可以減輕身體水鈉潴留的情況,幫助體重回落。
這是因為,暴食口感偏咸、鹽含量高的食物后,會導致身體鈉離子和水分異常滯留,引發水腫及體重增加,也就是所謂的水鈉潴留。
攝入富含鉀的食物可以幫身體補鉀,充足的鉀可以幫助腎臟排出多余的鈉和水分,從而減輕水腫,讓體重回落到正常水平。
飲食中富含鉀的食物很多,比如青稞、蕎麥、燕麥等全谷物;蛇瓜、毛豆、羽衣甘藍、苦苣菜、莧菜、菠菜等蔬菜;黃蘑、木耳、榛蘑等菌菇;牛油果、香蕉、葡萄柚、番石榴等水果;榛子、松子、杏仁、開心果等堅果。
需要提醒的是:暴食后吃富含鉀食物的這種自救方式,并不是真的讓你“不長胖”,而是有助于排出身體多余的水分,給人感覺輕松一些。
暴食后如何緊急補救
更科學?
偶爾暴食后不用有太大心理壓力,可以選擇相對輕松自由的一天或不連續的兩天做一個輕斷食,熱量攝入控制在500~600千卡,相當于“5+2輕斷食”中斷食日模式,同時也要注意搭配,比如主食粗細搭配、多吃蔬菜、選擇優質蛋白質食物、不吃高熱量零食等。這樣既制造了可觀的熱量缺口,又能攝入一些關鍵營養,但不要長期采用這種飲食模式。
一份熱量約550千卡的食譜舉例:
早餐(約138kcal):1盒酸奶(100克)+1個雞蛋
上午加餐(約14kcal):1根水果黃瓜
午餐(約200kcal):50克雞胸肉+300克清炒小白菜+1拳頭蒸紅薯
下午加餐(約 60kcal):10克腰果
晚餐(約 140kcal):1碗冬瓜湯+1拳頭北豆腐
另外,還有三件事情同樣關鍵。
1 多喝水
少量多次足量飲水,可以促進身體代謝,幫助腎臟排出廢物和多余的鈉。
2 適量運動
餐后不要立即做高強度運動,可在飯后半小時進行較低強度的運動,比如散步。
3 保證睡眠
睡眠不足會擾亂食欲調節激素,其中生長素釋放肽(也叫饑餓激素)會升高,瘦素(促飽腹感的激素)會降低,二者都與食欲相關。熬夜導致的激素變化會讓第二天進食量有所增加,并渴望吃高熱量的食物,從而增加肥胖風險。暴食后保證7~8小時的優質睡眠,有助于穩定情緒和控制食欲。
總結:
對于網上流傳的各種“暴食后自救方法”,要理智看待,不可一味效仿,警惕“自救”不成反傷身。
脂肪不是一朝一夕堆積出來的,而是一個緩慢的累積過程,某一天暴食的一頓飯的熱量,并不會立刻轉化為身上的肥肉。暴食餐后體重飆升,更多是水分和未消化的食物。不必因為一次的暴食就有負罪感,只要科學飲食或合理斷食,即可逐漸恢復理想體重。當然了,還是建議應該保持規律適量的進餐模式,不要暴飲暴食也不要過度節食。
作者丨薛慶鑫 注冊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