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錢式”刺激難穩信心,日本金融市場承壓
一番聳動言論激起外交風波,一紙“撒錢”方案引爆市場動蕩。
高市早苗上任僅月余,就讓日本站上風口浪尖。
11月中旬以來,日本國債遭遇大規模拋售,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攀升,創下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
日元匯率則持續走低,一度跌至1美元兌157日元,創下10個月以來新低。

債匯“雙殺”,表面看是金融市場震蕩,實則是政治、財政與外交多重壓力交織下的集中反應。
股市也表現不佳,日經225指數一周累計下跌3.48%,失守49000點。
11月21日,高市早苗政府推出規模超21萬億日元的經濟刺激計劃,若計入地方政府與民間企業配套投資,總規模預計高達42.8萬億日元,遠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盡管包含部分減稅與能源補貼等惠民措施,但市場更關注其對日本財政可持續性的長期沖擊。
財政支出規模大幅超出市場預期,也迅速點燃了外界對日本債務壓力與通脹風險的擔憂。
盡管高市早苗在記者會上強調,該計劃充分考慮了財政可持續性,但市場并沒有買單。有東京交易員表示,越來越多觀點認為,日本宏觀經濟政策路徑正變得更加混亂。
《金融時報》報道指出,投資者擔憂這份追加預算案遠超預期,資金來源勢必依賴大量長期國債發行,從而加劇對日本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
債市、匯市的劇烈反應,反映出市場對日本宏觀政策方向的不確定感正在升溫。
當信心開始動搖,拋售便接踵而至。
日元本為傳統避險貨幣,通常在全球市場不穩時反而走強。但現在,卻成了十國集團(G10)中表現最差的貨幣。
有分析認為,高市早苗正在效仿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做法:進行大規模財政刺激,敦促央行盡可能維持低利率,即便通脹居高不下。
日本政府21日發布的數據印證了這一點。
10月,日本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3.0%至112.1,連續50個月同比上升,物價漲幅繼續擴大,這無疑再次增加了日本央行的壓力。
渣打銀行G10外匯策略主管史蒂文·恩格蘭德表示,當主要負面沖擊都來源于日本內部時,其“避險天堂”地位就會遭到挑戰。
更棘手的是,日本政府深陷政策制定的兩難境地:一方面,日本需收緊貨幣政策以穩定匯率和控制通脹;另一方面又希望用寬松財政政策刺激經濟。這種政策目標的沖突,嚴重收窄了政府的決策空間。
高盛集團分析指,市場越來越擔心日本政府可能會放棄其“年度預算收支平衡”的承諾和長期財政目標。即便最終沒有那么極端,但市場對財政問題的敏感度顯著上升,意味著任何通往解決方案的道路都可能是顛簸的。
外交層面的緊張局勢也在反噬日本。高市早苗此前在涉華問題上的露骨挑釁言論,引發中方強烈抗議。中國外交部、文旅部與教育部接連發布提醒,建議中國公民避免赴日旅游與留學。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研究員木內登英警告,中國政府的旅游提醒可能令日本今后一年旅游消費收入減少約2.2萬億日元(約合1011.6億元人民幣)。
日本經濟的復蘇需依賴國內消費、投資、區域經濟合作及政策支持。
但是,高市早苗的“開局答卷”,落子卻在激化日本經濟的結構性矛盾,既未收攏人心,也沒穩住市場,或導致日本經濟走向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寒冬。
(“三里河”工作室)
- 專題:三里河
經濟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22日 16:56:23
- 2025年11月22日 16:44:20
- 2025年11月22日 16:37:32
- 2025年11月20日 18:46:47
- 2025年11月19日 11:15:35
- 2025年11月19日 10:24:14
- 2025年11月19日 10:22:26
- 2025年11月19日 09:59:46
- 2025年11月19日 09:57:46
- 2025年11月18日 21:42:02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