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香港與澳門在大灣區中的經濟占比連續兩年回升
中新網廣州11月22日電 (記者 許青青)據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22日發布的《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改革創新報告(2025)》,2024年港澳GDP占大灣區GDP比重為22.2%,較2022年上升0.7個百分點,連續兩年回升。
報告稱,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呈現平穩有序、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經濟規模和質量均取得顯著提升。初步測算,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整體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8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7919億元。
其中,粵九市的GDP達到了11.54萬億元,同比增加5151億元,在廣東省GDP中所占比重為81.50%。深圳市實現GDP3.68萬億元,同比增加2196億元,連續第8年居大灣區首位。廣州市GDP為3.10萬億元,居大灣區第二位,同比增加677億元。香港經濟延續迅猛增長態勢,經初步測算,2024年香港GDP達3.18萬億港元,以人民幣計價的現值約為2.93萬億元,同比增加約2306億元,與廣州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其他各地GDP排名依次是佛山(1.336萬億元)、東莞(1.228萬億元)、惠州(6136億元)、珠海(4479億元)、江門(4210億元)、中山(4143億元)、澳門(3616億元)、肇慶(2918億元)。其中,澳門、惠州、中山、東莞均取得了超過7%的名義增長率,澳門以12.5%的增長率居大灣區首位。
報告顯示,2024年香港與澳門在大灣區中的經濟占比再次回升。報告分析認為,外部需求改善,中國香港整體貨物出口(特別是對中國內地、美國及東盟地區)恢復增長以及赴港澳旅游、跨境經濟、博彩業的強勁復蘇是主要原因,同時人民幣兌港元和澳門元出現貶值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港澳以人民幣計價的GDP回升。
從人均GDP看,2024年粵港澳大灣區整體人均GDP達到17.06萬元。其中澳門的人均GDP表現尤為突出,2024年為52.67萬元,同比增長6.7%。香港人均GDP位列第二,2024年為38.92萬元,同比增長6.5%。
粵九市人均GDP也保持了上升趨勢,2024年為14.66萬元,同比增長4.7%。深圳市人均GDP最高,2024年達到20.69萬元,是我國少數幾個人均GDP超過20萬元的城市之一。惠州人均GDP首次突破10萬元,不足10萬元的城市包括中山、江門、肇慶,大灣區內部區域發展水平仍有待均衡。(完)
大灣區精選:
- 2025年11月22日 21:35:07
- 2025年11月22日 20:47:00
- 2025年11月22日 20:13:14
- 2025年11月22日 20:10:38
- 2025年11月22日 16:44:58
- 2025年11月22日 16:21:41
- 2025年11月22日 00:06:49
- 2025年11月21日 22:02:50
- 2025年11月21日 21:37:30
- 2025年11月21日 20:35:54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