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自編自演情景劇 法治精神從舞臺走向內心
中新網北京11月22日電 (李琢玚 張素)“我飾演的是一位喜歡游戲和手辦的青少年,他聽聞通過出租銀行卡可以賺取傭金而誤入歧途。幸運的是,他在司法機關的引導下成功回歸正途。”北京市第十五中學學生蕭云朗說。
22日,第二十六屆“西檢杯”西城區中小學生思想道德法律知識競賽決賽在北京舉行。來自北京市西城區多所中小學的學生,將未成年人保護、反電信詐騙、知識產權保護、《民法典》等法律主題,演繹成八個青春故事。
其中,北京市第十五中學的學生們圍繞“出租銀行卡?這兼職‘刑’啊,太有‘判’頭了”等內容,自編自演情景劇《青春代價》。蕭云朗說,通過這次演繹,自己更深刻認識到要杜絕不良行為,提升法律意識。
從初賽到決賽的激烈角逐,經過評委評議,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最佳演員8名、最佳指導教師16名。北京市西城區奮斗小學《一張照片的背后》勇奪桂冠。
“我們演繹的是一個用AI(人工智能)制作視頻侵犯他人肖像權的故事,教會我們不能隨意使用、丑化、傳播他人肖像。”北京市西城區奮斗小學學生周宸好說,參加此次比賽的經歷十分珍貴。
“孩子們的生動表演展示了當代青少年的精神風貌,我能夠感受到他們已經將法律學到了心里。”北京市西城區師范學校附屬小學黨委副書記魏靜表示,孩子成長離不開法律,希望“西檢杯”能夠一直舉辦下去,讓更多未成年人從中受益。
有評論認為,“西檢杯”的重要意義已超越比賽本身,成為連接無數青少年法律學習與青春生活的一座橋、點燃一代又一代人追求公平正義的一團火。身處法治教育最前端,“西檢杯”為孩子們構建了認識法律、理解法律、信任法律的“新起點”。
“法治精神從舞臺走向內心,從認知走向生活”,西城區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劉麗在受訪時表示,許多從“西檢杯”走出的孩子都立志長大要從事法律工作,“他們從法治的受益者成為法治的傳播者,這正是我們最欣慰的收獲。”
在西城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看來,二十六載春華秋實,“西檢杯”從初綻新芽到碩果盈枝,變化的是競賽形式,不變的是有溫度、有深度、有廣度的普法情懷。
“同學們用精彩演繹詮釋法治內涵,用真摯情感傳遞法理溫度。愿同學們以此為起點,永葆青春熱忱,以少年之力傳法治之聲,心有法度,行有方圓。”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岳向陽說。
“少年有志,當循法而行;青春有光,需以律為綱。”西城區委常委、區委政法委書記高云飛說,希望同學們遵法內化于心、學法融于日常、守法見于行動,讓法治精神滋養青春歲月。
本次活動由西城區人民檢察院、西城區委教育工作委員會、西城區教育委員會、共青團西城區委員會主辦,中國國家話劇院、西城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協辦。(完)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