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鄉村)四川茂縣古羌寨迎羌年:煙火里的傳統與新生
視頻:四川茂縣喜迎羌歷新年 傳統儀式展現古羌風情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阿壩11月20日電 題:四川茂縣古羌寨迎羌年:煙火里的傳統與新生
作者 王利文
“一家人圍爐過羌年,熱乎又熱鬧!”11月20日,農歷十月初一,“云朵上的民族”羌族迎來羌年,這是2024年底羌年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的首個羌年。
四川茂縣黑虎羌寨晨霧氤氳,“依山居止,壘石為室”的古寨中,近二十米高的千年羌碉群靜立。這片入選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名錄的土地上,村民們提前籌備羌年,守護古老傳統。74歲的楊萬康用鐵鏟翻動著鍋中的牛頭和牛肚,辣椒與當歸的香氣混著柴火灶的煙火氣飄散。楊萬康頭纏青布頭帕,外罩羊皮坎肩,身著祖傳麻布長衫,抬腳間,鞋尖微翹的“云云鞋”羌繡濃烈鮮艷。

羌年又稱“日麥節”,意為“吉祥歡樂的日子”,核心為慶豐收、祈平安,是羌族集祭祀、歌舞、技藝展示、知識傳授于一體的民俗活動。地處四川阿壩州東南部的茂縣,是中國最大羌族聚居區,山間碉樓聳立、谷中羌笛悠揚,各羌寨陸續開啟各具特色的羌年慶典。
“羌年早年叫‘牛王會’。”黑虎羌寨所在地村民楊景義分享道,羌族以農業為主,二牛抬杠耕作世代相傳。“牛勞累一年后,十月初一要歇耕。這天便殺雞宰羊、敲鑼打鼓、唱歌跳舞,熱熱鬧鬧慶豐收。”
作為茂縣羌文化遺存最完整的村寨之一,赤不蘇村羌年喜慶氛圍率先彌漫。18日清晨,羌寨鼓聲激蕩,身著絢麗民族服飾的民眾組成巡游隊伍,手持柏枝、捧著咂酒,浩浩蕩蕩前往祭祀塔前。“一年豐收了,所有羌族人民都跳鍋莊唱羌歌,高高興興過羌年……”88歲的羌族阿媽四滿祖滿頭銀發,她悠揚喜悅的歌聲,混著柏香飄向山谷。

正午,“九大碗”壩壩宴熱鬧開席。72歲的余金端上熱氣騰騰的牦牛臘肉火鍋,陶罐里的咂酒溫醇適口。“大家圍坐一起談收成、謀未來,就是這壇酒把整個寨子團結起來了。”
“咂酒由青稞等糧食發酵而成,是羌族待客珍品,羌年歡聚也必不可少。”赤不蘇村村民委員會副主任王永富介紹,咂酒由族中長者主持開壇,用細長竹竿插入陶罐咂引。酒壇從尊長開始依次傳遞,情感也在傳遞中凝聚升溫。
隨著文旅產業發展,當地建起茂縣赤不蘇原生態羌文化園景區。為承接絡繹不絕的游客,王永富將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屋內羌畫、羌藥、羌繡隨處可見,“游客來摘蘋果、品土火鍋,聞羌香、嘗咂酒,沉浸式體驗羌族風情。”
羌年當天,中國古羌城開城門儀式將節日氣氛推向高潮。號角聲中,背靠水西、腳抵岷江的古城門徐徐打開,身著盛裝的羌家兒女拾級而上,“羌王”“王妃”于城門揮手迎客,羌家姑娘手捧羌紅敬獻賓客。古城內,羌笛聲回蕩,薩朗舞、推桿等民俗展演吸引八方來客。
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羌年”縣級傳承人龔祥說,羌年讓羌族同胞回歸集體記憶,如今與生態保護、鄉村振興、旅游體驗深度融合,古老民族在歡歌笑語中擁抱新生。(完)
社會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22日 15:45:23
- 2025年11月22日 15:12:03
- 2025年11月22日 14:07:57
- 2025年11月22日 10:22:08
- 2025年11月21日 21:20:33
- 2025年11月21日 14:28:21
- 2025年11月21日 09:13:19
- 2025年11月20日 21:30:04
- 2025年11月20日 14:05:06
- 2025年11月20日 14:04:42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