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文化中國講壇武夷山開講
中新網武夷山11月22日電 (張麗君 李茜)22日,第十七屆文化中國講壇在福建武夷山舉行。多位文化大家、知名學者齊聚朱子故里,圍繞儒學心學理學思想與現代心理學的融合發展展開深度研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開幕式上,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書記楊青建在致辭中表示,專家學者齊聚武夷山“求理問道”,以學術為橋聯結古今智慧,以科學為鑰破解心靈密碼,為人文思想與科學精神的有機對接注入動力。“我們將以此次講壇為紐帶,持續深耕文化傳承與創新,讓武夷山水的生態之美、朱子文化的心靈之智、傳統文化的時代之光,為更多人提供心靈滋養。”
主題講座環節亮點紛呈,學術思想與文化底蘊交相輝映。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程郁綴以《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茶香與詩韻一樣醉人》為題,援引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茶”、朱熹“武夷高處是蓬萊,采得靈芽手自栽”等經典詩句,深入淺出剖析武夷茶詩的藝術魅力與朱子詩作的哲理內涵。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中國文聯副主席潘魯生等學者,分別從經濟熱點、中國原理當代意義、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等維度,闡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各領域的精神紐帶作用。
美國漢學家、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史瀚文帶來《跨越山河: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多元文明對話與互鑒》講座,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北京大學柯偉業研究員則聚焦“心學”與中國繪畫藝術的內在關聯,分享《從心而躍然:中國繪畫中的內省本源》的研究心得。
在“武夷問道”對話環節,主持人白巖松與清華大學彭凱平教授、北京大學劉興華研究員等多位心理學領域專家,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心理學的交叉融合展開深入探討,碰撞思想火花,分享實踐經驗。
閉幕式暨“九曲棹歌”雅集將講壇氛圍推向高潮。
據悉,“文化中國講壇”自2008年創辦以來,已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成功舉辦十六屆,始終致力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促進民族復興貢獻思想動力與智慧支撐。(完)
文娛新聞精選:
- 2025年11月22日 20:38:35
- 2025年11月22日 20:02:19
- 2025年11月22日 20:01:55
- 2025年11月22日 16:59:51
- 2025年11月22日 16:55:19
- 2025年11月22日 16:21:51
- 2025年11月22日 16:21:45
- 2025年11月22日 15:19:51
- 2025年11月22日 11:34:05
- 2025年11月22日 11:21:16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9201號